农业科技、农业国际交流、生物技术,都是推进农业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日前,在2024生命科学创新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王志兴研究员和拜耳中国公共与政府事务及可持续发展副总裁高勇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育种、再生农业和数字农业等前沿议题分享了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生物育种技术在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气候变化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基于基因编辑、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生物育种是农业领域的前沿创新。
“生物多样性在作物育种中主要是种质资源多样性,对于现代农业而言,尽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农田中保留大量的野生资源。”王志兴指出,相反,应通过科学的保存手段,防止种质资源的灭绝,确保在需要时能够随时取用。
针对精准育种这一新兴概念,王志兴表示,通过生物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将作物原本不存在的性状引入进来,如抗虫性,从而突破传统育种的局限性。“精准育种的目标是更快速、更准确地改良作物品种,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产、优质、抗逆等多方面的需求。”他进一步解释说。
高勇博士从农业市场发展的角度补充道,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提高农业生产力成为不可回避的挑战。“拜耳作物科学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农业实践,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他强调。
目前,拜耳已在国内落地了多家耘远农场,开展“再生农业”的实践。当地农场种植的“直播稻”无需育秧、插秧,具有兼顾节水、改善土壤和温室气体减排的优势,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高勇博士指出,再生农业不仅仅是一种农业实践方式,更是一种对地球家园的长远保护策略。拜耳通过制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支持中低收入国家小农户、促进自营业务的降排减碳等,积极引领农业领域的绿色转型。
高勇介绍了拜耳在数字农业方面的创新成果,如Climate FieldView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数字农业通过科学量化每一块农田的生产需求,帮助农民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他强调。
“拜耳在推广数字农业服务时,初期往往采取免费或低成本的策略,以吸引农民使用。随着农民体验到数字农业带来的实际效益,他们会更愿意为这些服务付费。这种商业模式不仅促进了数字农业的普及,也确保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高勇进一步指出。
当前,农业科技正成为推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作物产量和质量,也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王志兴看来,中国农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问题。“尽管中国在育种和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智慧农业等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强调。
高勇博士认为,中国农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拜耳将继续加强与本土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的创新与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才能克服当前面临的挑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强调。
此外,高勇指出,中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同时,他也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农业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iPhone 16 Pro被曝不能连华强北耳机!苹果客服回应:没收到盗版限制通知
长城魏建军:国产车可靠性优于美国车,但与日系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丰田保值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分析】
iPad mini7官网售价3999元起 搭载A17 Pro支持A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