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新闻中心     |      2024-07-18

  説起雜糧,人們習慣性地冠之以“小”字。與大田作物相比,雜糧主要套種在溝邊壕沿、山區旱地上,種植面積小,且又不是主食,因此被稱為“小雜糧”。過去,山東省高青縣曾廣泛種植小雜糧,尤其是棉田套種雜糧。而如今,高青縣棉田大幅縮減,雜糧面積也隨之銳減,過去那种家家種棉花,戶戶雜糧香的繁盛景象很難再現。

  今年55歲的郭孝寶,是黑裏寨鎮東段村五穀香雜糧供銷公司負責人。收購、販賣小雜糧,他已經“從業”30餘年了。

  “早年,我的雜糧收購渠道有兩個,一是農民到府銷售,再是上集市收購。”郭孝寶説,那時一到雜糧收穫季節,來他公司銷售雜糧的農民常常人滿為患。最多時一天的收購量多達上百噸。

  “家家種棉花,棉田套雜糧。打下的雜糧除留一部分自己食用,大部分換成了鈔票。”他説,由於雜糧存量大,當地催生出不少雜糧販子。“二十年前,光我們村裏幹這行的就有七八個,現在只剩下我們兩個。”郭孝寶説,過去農村集市或大或小都有個雜糧市場,綠豆、小豆、紅小豆、爬豆、芝麻甚至地瓜幹,應有盡有。“田鎮大集上的雜糧市從南到北有二里多地,叫買叫賣,人聲噪雜,非常紅火。現在再去看,一個賣糧的也沒有!糧食市在農村集市上‘集體消失’。雖説個別集市上還有為數不多的小雜糧攤販,但根本稱不上‘市’。”郭孝寶説,他現在的行銷方向也發生了轉換,由早先的由村進城,變成了由城到村——從大型雜糧批發市場批發再批發當地經銷商,年銷量也由過去高峰時的上千噸下降到目前的二三百噸。

  小雜糧為何變得如此“小”了?相當一部分原因要歸到棉花身上。過去,雜糧主要在棉田裏套種——棉花四月份播種,覆上地膜後,在田壟之間套種綠豆等。綠豆的生長期為2個多月。等棉花長到人的膝蓋高,綠豆也就成熟了,基本不影響棉花生長。“棉花不減産,還能多出一季收入。棉農基本都搞套種。”郭孝寶説,套種以棉田、玉米田居多,主要是棉田。過去家家戶戶種棉花,現在種棉花的少了,小雜糧也就失去了套種的基礎。即使有人種棉花也因為套种太費事,不願再去搞套種。

  筆者採訪中了解到,機械化操作難也迫使小雜糧變得更小。現在,有的雜糧作物從管理到收穫仍然沿用最原始的作業方式,比如綠豆收穫用手撮,芝麻收穫要摔打,大豆要用轆碾。“現在農村經濟是打工經濟,打工一天200來塊錢。老百姓是啥省事種啥。”郭孝寶説。

  以綠豆為例,按目前高青縣正常年份的畝産量和市場價計算,一畝地收益約為1000多元,比大田作物稍高。但是因為種雜糧太“複雜”,農民還是不想種。“豆科作物的特點是果實不在同一時間成熟。拿同一株作物來説,早熟的和晚熟的時間相差五六天。早成熟的如不及時撮下來會爆在地裏,造成損失。”郭孝寶説,綠豆的收穫是熟一個撮一個,不成熟的提早撮,回家晾曬會影響成色,降低品質;成熟了的不及時撮,就會爆在地裏;而且至少要撮兩遍,多的能達到五六遍。”

  相較而言,大田作物的日子要好過得多。因為大田作物面積大,市場廣,機械生産廠家願意在大田作物機械上多投入。大田作物完全實現了機械化,機械作業有廠家成熟的技術服務。

  大田作物關係國家糧食安全,小雜糧作為主糧的補充,它的存在是否可有可無?高青農業局副局長杜作忠對這一説法持否定態度。他説,隨著人們膳食營養觀念逐漸建立起來,營養全面、味道可口的小雜糧會越來越受到市民歡迎。就食用雜糧的技巧,郭孝寶建議到:做飯前可將硬質雜糧先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文火熬煮。“不長時間,做出的稀飯色香味俱全。”

  與小麥、玉米、水稻動輒畝産過千斤的産量相比,雜糧作物的産量明顯偏低。“大田作物實現了良種全覆蓋,提高了品質增加了産量,而雜糧的産量仍然維持在一個較低水準。正常年景,綠豆的産量為200多斤/畝,大豆,400斤/畝算是高産了。”郭孝寶呼籲種子公司在良種繁育上做文章,及早培育出高産優質的小雜糧作物品種來。

  與大田作物有成熟配套的機械化服務相比,雜糧作物目前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機械化水準上。“市場上少有專門針對某一雜糧作物的農機具,雜糧面積過於狹小,制約了機械的研發推廣。機械化的發展滯後又反過來制約了雜糧的發展。

  雜糧也需“大田化”。邊角零散之地並非雜糧生存之地,杜作忠説,雜糧也適宜大田化種植。該縣常家鎮臺李村豐饒糧食合作社去年試種張雜谷8號小米獲得成功,今年他們將面積擴大到200畝,並與大型超市簽訂了每斤6元的收購協議。按小米畝産700斤計算,豐饒合作社的小米畝收益將達3500元,扣除投入成本,純收入可達2500元,收效比大田作物高出不少。李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電話: 86-10-82081166